#
#
    中国拍卖网 > 美术知识 >

      书画拍卖,让人欢喜让人忧

      作者:核实中..2009-12-23 15:54:07 来源:网络

        中国书画拍卖市场走过了将近7载的春秋,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但由于经验不足,仍存在许多不成熟之处。

          书画艺术品的拍卖活动在中国刚刚起步便像股票一样成为热点,很快便席卷全国。不仅沿海发达地区,而且一些老少边穷地区也都效仿成立了拍卖公司。对于启动不久的中国艺术市场而言,这股拍卖热又带来拍卖活动过多过滥的弊端。一方面,拍卖会的成交率不高,据了解,有超过一半的艺术品拍卖会成交率只有30~35%。另一方面,拍卖热还加剧了艺术市场买和卖、供和求之间的不平衡。为了争夺客户,有些拍卖公司采取了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一些主办单位在对拍卖知识、规划及技巧知之甚少,经验不足的情况下便仓促上马;有的主拍人对拍品不熟悉,介绍时频频出错,令全场哗然;更有甚者,一些草草搭台的拍卖会,鱼目混珠,粗劣伪作比比皆是,令收藏者望而却步。

          看来,有关部门在制定必要的拍卖政策,以支持年轻的中国艺术拍卖业发展的同时,也应加大力度完善拍卖法规,使国家、艺术家和收藏家的正当权益得到法律的保护。

          有一种错误观点认为,中国是一个艺术品的生产和出口大国,只要有人坐堂叫价,艺术市场自然会形成。实际情况绝非如此。综观近年来内地举行的一些大型艺术品拍卖会的成交情况,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港台买主是支撑大陆艺术市场的行为主体。举个实例来看,’94朵云轩中国字画拍卖会,头号买家是一位台湾实业家,拍卖会成交的1532万元中,他一人独占1/5,拍卖会上定价20万元以上的拍品,他买走了3/4。大部分内地买家只能在低价位的拍品中拼杀,经济实力不敌海外大款。此外,一些所谓的内地买家,其实也是海外公司的代理人。真正能够涉足艺术品竞买的内地人,为数不多。

          显然,一个不是由本地买家作依托的艺术市场,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市场;而游离于广大艺术家和普通民众的艺术市场,也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艺术市场。在这两个意义上,中国目前所谓的艺术市场仍然属于前市场阶段。

          艺术品拍卖这个形式在中国正方兴未艾,但中国艺术市场的真正形成还将经历一个艰难的经济发展过程。令人欣喜的是,在一二个经济发达地区已形成了一些比较规范、公认、繁荣的艺术市场。

        拍卖公司
        拍卖预展
      推荐艺术家
      thread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101(s)   1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