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拍卖网 > 美术知识 >
    1. 书画鉴定:决定目见结论可信度的几大因素
    2.   目见是很主观的事情,因为是人的行为,目见会不会有失误呢?会。目见是一个人的主观活动,所以目见是会有失误的。怎么才能让目见减少失误,能够更接近真理呢?为什么那么多的老先生们,甚至是90多岁的老先生,为什么他们会是书画鉴定的权威呢?这是行业的特点,这个特点就是你目见的结论和可信度取决于几项:第一,你从事这个专业时间的长短。时间越长,你见的越多,你的经历越多。还有你大量的阅读,你看了很多才能树立自己的标尺。有的人说我是在博物馆工作,或者说在美术馆工作,看了很多物件,但是这些人没有成为鉴定专家,他可能在美术史的研究领域有独到的地方,他做理论研究可以,但是为什么不能做鉴定工作呢?因为鉴定工作是在看很多的基础上,还要善于归纳和总结。   比如说一个寿命很长的画家,比如说张大千、齐白石、文征明、董其昌等人,他的生命很长,他的艺术创造经历... [详细+]
      2010/04/30 14:32:54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拍卖网
    1. 常识对书画中文字的鉴定至关重要
    2.  涉及到文字的问题,除了和文献对,我们还要有常识,比如说这个东西是《研山铭》后面的题跋,《研山铭》是没有问题的,那是米芾的真迹。但是后来的题跋是他的外甥王庭筠的,他外甥的唯一真迹在日本。王庭筠的书法我们是可以对照的,一看这和日本的王庭筠的差别很大,除了书法上的差别以外,我们再看一下他写的是什么,既然题米芾的,题他舅舅的书法应该是很到位的,仔细一看,他说“鸟迹雀行”(音),如果你对书法有了解,说的是篆书,《研山铭》是行书,所以这应该是从别的地方弄的王庭筠抄来的一段,配在《研山铭》的后面了。这就要求我们除了对文学、书法都要有认识,都要有一些常识。你一看就能明白,用不着件件查书、核对,到网上搜原文,有的时候网上的东西不靠谱,有一些书也不靠谱,有一些买家看了以后,说这怎么和上海博物馆的不一样呢?要不就是没有这个人,或者是他喜欢... [详细+]
      2010/04/30 14:32:29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拍卖网
    1. 绘画当中的图象和书法当中的文字有时代性
    2.  这是我们所讲的第二个问题,绘画当中的图象和书法当中的文字有时代性。大家看《夜宴图》里面的文人形象,首先看这个人穿了绿色的官袍,是李后主怀疑这个宰相总不上朝,怀疑他是不是在家里里面暗地谋反。他就派朝中画家晚上扒墙头看他们家里的情况。这些画家一边看一边画,他们回来以后就画了《夜宴图》。这个画里面的人物穿的是绿色的官袍,在古代的制度里面没有绿的袍,在赵匡胤起来以后,把李后主消灭了以后,到了北宋的时候和赵匡胤一起开国、戎马半生的官员们都是开国元勋,他们都是一个颜色的官袍。但是李后主的官员都是二臣,是后来降服赵匡胤的,他们穿的是绿色的官服。所以说服饰、家具都有时代特征,这些东西在人物画上特别的突出,给我们判断这些东西的真伪、早晚都提供了依据。   还有一个,插手示敬的也是一个标准。除了服饰以外还有建筑,这是故宫收藏的真本的《清明上河图... [详细+]
      2010/04/30 14:32:05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拍卖网
    1. 书画鉴定:举例说明鉴定的五个环节
    2.  鉴定需要有五个环节,下面进行举例,比如说书画的材质问题,这是唐代的纸,这个纸可以看到是一片一片的黄,那个黄是题目所写的黄檗,这样可以起到防虫的效果。欧洲人拿它做猎枪的枪把,因为它木质非常的坚硬,这是标准的唐代写经的纸。这是冯摹兰亭,可以看到上面的纸张符合我们说的27公分高,是隋唐时期的纸,不超过30公分。另外还可以看到红印累累的历代收藏印,大家可以看到这是明代晚期的项子经(音)的藏印,这边是乾隆的藏印,垫座是崇华宫,证明这个东西在崇华宫里面放着。这是杜牧的诗,这个藏印是宋徽宗的,这是东西的垫座在养心殿,前面的是清代初年的大收藏家梁礁林(音)的题签。   明代是书画作品逐渐从宫廷流散在民间的过程,清代是书画逐渐从民间回归宫廷的过程。明代万历以后,皇帝没有干什么正事,不是喜欢当木匠就是喜欢炼丹,官员发不出工资,就把宫里面的收藏当... [详细+]
      2010/04/30 14:31:32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拍卖网
    1. 书画鉴定主要是根据什么?五大依据
    2. 书画鉴定主要是根据什么呢?我把它归纳为五项,一个按,首先打开一件作品,看的是写在张上还是画在绢子或者是绫子上的,这是要判别一个作品的材质,材质是有时代性的。东晋的纸和隋唐的纸不一样,要是一个人说这个是王羲之的,你一看这个纸有30多公分高,其实那个时候没有这样的纸,近代的纸就是26公分高,到了唐代有李白的作品,我们故宫也有李白的作品,还有杜牧的诗,你看了以后会发现,那些书画的纸是27—28公分,人家说这是李白的,你一看这个纸,就知道是不是真的,这就是材质的时代性。比如说绫子,前两天工美拍卖时大家都疯了,其实绫子也有时代性,一个是明末清初,还有吴昌硕的时候,这两个阶段使用绫子是时髦的,除了这两个阶段的以外就很少用了,所以它的时代特点特别的突出,材质是有时代性的。   另外装裱也有时代性。是明代的,还是清朝早期或者是清代... [详细+]
      2010/04/30 14:30:25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拍卖网
    1. 书画鉴定:决定目见结论可信度的几大因素
    2.   目见是很主观的事情,因为是人的行为,目见会不会有失误呢?会。目见是一个人的主观活动,所以目见是会有失误的。怎么才能让目见减少失误,能够更接近真理呢?为什么那么多的老先生们,甚至是90多岁的老先生,为什么他们会是书画鉴定的权威呢?这是行业的特点,这个特点就是你目见的结论和可信度取决于几项:第一,你从事这个专业时间的长短。时间越长,你见的越多,你的经历越多。还有你大量的阅读,你看了很多才能树立自己的标尺。有的人说我是在博物馆工作,或者说在美术馆工作,看了很多物件,但是这些人没有成为鉴定专家,他可能在美术史的研究领域有独到的地方,他做理论研究可以,但是为什么不能做鉴定工作呢?因为鉴定工作是在看很多的基础上,还要善于归纳和总结。   比如说一个寿命很长的画家,比如说张大千、齐白石、文征明、董其昌等人,他的生命很长,他的艺术创造经历... [详细+]
      2010/04/30 14:30:00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拍卖网
    1. 怎样看待翡翠的缺陷?
    2.  常碰到有的翡翠买家非常在意翡翠中的瑕疵绺裂,也经常听到翡翠卖家解释这是天然的玉石,有绺裂瑕疵都属正常情况。那到底哪一种看法更客观?如果说天然玉石多少都会有些瑕疵,“瑕不掩玉”,那是不是所有的瑕疵都是可以接受的呢?   其实客观地说,翡翠是玉石,对它的净度要求不能像对宝石那样高。即使在宝石中,对净度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其中对钻石、蓝宝石等要求最高,而对祖母绿、电气石的要求就低得多。比较好的钻石要求在十倍放大镜下由专家仔细观察也只能发现非常微小的瑕疵,如果一颗钻石有肉眼可见的瑕疵,将是不可接受的。而如果一颗祖母绿有肉眼可见的瑕疵,却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只是对价值会有影响,因为净度高的祖母绿实在太少了,很多价值极高的祖母绿也是有瑕疵的。   在翡翠中有些瑕疵是不能接受的,会对价值产生很大的影响;... [详细+]
      2010/04/30 14:29:39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拍卖网
    1. 翡翠的其他仿制品(D货)有哪些?
    2. 质地细腻,种好水足,精雕螭龙雕刻生动,气势凌人,整体极具古典特色。   什么是翡翠的D货呢?D货指材料本身不是翡翠而冒充翡翠。有的是玻璃,毫无价值,有的本身是有一定价值的玉或石英,由于翡翠的价值更高而仿冒翡翠,也都称为翡翠的D货。   常见的仿制品有软玉中的碧玉,有蛇纹石类的铀岩石,有石英岩类的东陵石、澳洲玉、马来玉,有长石类的独山玉等等。   碧玉也是绿色的玉石,它属于软玉的一种。碧玉的颜色为暗绿色,常见均匀分布的黑点,基本没有浓艳的绿色。碧玉的结晶更为细腻,看不到结晶颗粒,没有翡翠中典型的翡翠的“翠性”,硬度小于翡翠。   铀岩玉颜色为单一的黄绿色,基本没有颜色变化,颜色浅淡均匀,硬度较低,易于磨损,比重低于翡翠,“手头”较轻,... [详细+]
      2010/04/30 14:29:14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拍卖网
    1. 翡翠有哪些鉴定过程?
    2. 颜色纯正,使用巧妙,造型独特,饱满完整,设计极具创意,福猪面露笑容,憨态可掬,足踏金元宝,寓意生活幸福安逸,财源广进。   翡翠的真假鉴定是有客观标准的,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没有什么含糊。如果说以行家的经验和眼力辨出真伪还不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那么在权威的珠宝鉴定所中,对翡翠的真伪都能有一个清晰的判定。   记得在嘉德公司工作期间,常有客人说起各个收藏门类的不同之处,如果说画的鉴定有较多的主观因素,那么珠宝翡翠的鉴定则完全靠客观的标准。   一件翡翠送进鉴定所,要经过以下这些程序,才能得出最后的结论:   1、天平测重量。   2、鉴定者以肉眼观察翡翠的外观,看它的颜色、透明度、形状外观和光泽。翡翠的光泽应是玻璃光泽,如果有些翡翠外观是蜡状光泽,则... [详细+]
      2010/04/30 14:28:29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拍卖网
    1. 陶瓷器鉴定应着重注意哪些方面?
    2. 鉴定陶瓷,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看造型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生活习惯以及技术条件,因此生产的陶瓷产品有不同的造型特点,这给我们的鉴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首先要对历代器物造型有一个基本概念,掌握器型发展的总趋势。 春秋的原始青瓷,咋行多仿青铜器,古朴刚劲; 三国两晋南北朝瓷器,由粗矮向瘦高发展; 唐代瓷器则浑圆饱满,显出雍容华贵的气质; 宋代器物修长轻盈,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 元代器物造型一反宋代风格,器物高大,显得厚重粗犷; 明代又一反元代特点,器物造型秀丽古拙,给人以清新优美之感; 清代则器型繁多,制作精巧。 了解了历代瓷器造型的基本特征之后,进而还需要掌握观察造型的方法... [详细+]
      2010/04/30 14:24:55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拍卖网

    拍卖公司
    拍卖预展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159(s)   4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