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拍卖网 > 美术知识 >
    1. 艺术品收藏 偏门藏品不可小觑
    2.   古董店变中求生,国际化、专业化道路势在必行 在近两年的艺术品市场中,拍卖过于火爆,艺术品的一级市场反而被忽视。而在2006年内地艺术品市场掀起了一股“博览会热”。尤其是以画廊为首的一级市场组织了各种艺术品博览会、交易会,给人感觉是艺术品一级市场开始反击了。从深层次来看,一级市场虽然独自运作,有要与拍卖公司一争高下的气势,但是由于内地一级市场“先天不足”,目前仍无法与拍卖公司同日而语,只能与拍卖公司保持着依附关系,在私下交易中,一级市场与拍卖公司保持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其实目前艺术品一级市场中高调入市的仍以画廊为主,以古董店为主的博览会虽然在去年也有出现,但其在上百个艺术品博览会中比例还占不到20%。内地画廊多为近年来刚刚成立的,对外来文化吸收较多,也较为开放,运作模式... [详细+]
      2010/02/24 17:06:40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拍卖网
    1. 玉器收藏经久不衰
    2. 说起中国人对玉的喜爱那可不是一天两天了,可追溯到我们茹毛饮血的老、老、老——祖宗身上,也就是距今8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难得的是,这种忠贞不渝的喜爱延续至今仍保持着强盛的生命力,并不断在各个历史时期掀起高潮,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早在2500年前,有“圣人”职称的孔老夫子他老人家也深深地表达了对玉的敬重与仰慕——“君子比德于玉”,将人的美好品德与玉的温润光洁内质联系在一起。从此,甭管是身居翰苑的士大夫、苦修四书五经的读书人,还是附庸风雅的土地主,不是身佩玉饰,就是在书案上陈放玉质文玩。后来,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进一步将玉的特征归纳为“五德”,与正人君子“仁、义、智、勇、洁”的美德... [详细+]
      2010/02/24 17:05:04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拍卖网
    1. 收藏核桃:挑选是关键 讲究质形色个
    2.   核桃虽然是一种食品,但它在古玩行中也是一个小小的收藏品种,行内人称为文玩核桃。一般来说,对文玩核桃的要求是纹理深刻清晰,并且每对文玩核桃要纹理相似,大小一致,重量相当,所以,这需要花大工夫才能凑成一对儿。   文玩核桃与食用核桃挑选区别   文玩核桃和用来食用的核桃在挑选时有很大区别。首先,纹理必须特别深刻。其次要在核桃不成熟的时候,大概是七八成熟的时候,把核桃摘下来,找两个大小、花纹、体积甚至重量都一样的。最后,还要通过几十年的把玩,核桃的颜色才能由浅变深,最后到老红色。文玩核桃的产地和种类各异,大致分为麻核桃、楸子核桃、铁核桃三大类。麻核桃中包括狮子头、虎头、罗汉头、鸡心、公子帽、官帽等,在把玩核桃中麻核桃属于高档次种类,目前一般市价在100元至4000元之间。楸子核桃相对平民化,虽然价钱便宜,但也不乏... [详细+]
      2010/02/24 17:02:47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拍卖网
    1. 收藏的精品路线 金银币投资四原则
    2.   随着社会富裕人群的不断增加,对金银币有投资收藏兴趣的人也越来越多。新中国自1979年发行现代金银纪念币以来,到目前为止已经发行了10大系列,近1600个品种的金银纪念币,不仅为国内外集藏爱好者提供了大量的金银币收藏精品,而且还充分展现了中国现代金银币的风采和新中国在各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而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也在现代金银币上得到完美的体现。 金银纪念币具有发行量小、材质贵重、有一定投资价值等特点,从而成为人们对资产进行保值、增值的一种较好的选择。 投资金银币首先要搞清概念 对于刚刚入门的金银币收藏者,搞清金银币的概念尤为重要。金银纪念币不同于金银纪念章,也不同于金银投资币,在进入一个陌生的收藏领域之前,收藏者需要先了解一些金银纪念币收藏的基础知识。 首先,要区分清楚金银币... [详细+]
      2010/02/24 17:02:32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拍卖网
    1. 铜锈是历史的产物 专家支招揭秘青铜器造假
    2.   古代青铜器的器型雄伟、纹饰瑰丽,在数千年悠久的岁月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集极高的文物价值与艺术价值于一身。随着收藏市场的火爆,近年来国内青铜器的价格一路狂涨,过去曾被走私出境的青铜器正在源源不断地回流。但另一方面,由于其仿造所需的生产条件以及工艺并不复杂,所以仿古铜器成为一些不法之徒获取暴利的手段,诸如移植、拼接等仿造新工艺也层出不穷,令藏家防不胜防。仿古铜器数量之多也让人叹为观止,无论古玩店铺还是小地摊几乎只要有古董的地方都能见到假铜器。因此,有人开玩笑说,如果将泛滥到古董市场与藏家手中的假青铜器收集起来,足以制造两艘青铜航空母舰。本文作者针对“青铜器表面的氧化物分析鉴定铜器真伪”提出一些见解。 铜锈是历史的产物 青铜器是人们将铅、锡、铜等矿石等原料经过熔炼氧化后,将其所形成的集... [详细+]
      2010/02/24 17:02:15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拍卖网
    1. 行家教你怎样选择钧瓷
    2.   首先要看窑变画景观景致是否鲜明。好的钧瓷能够表现一种完美的主体精神,体现华夏民族文化的底蕴,反映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如“寒鸦归林”“女娲造人”“盘古开天”“太极图解”“峡谷飞瀑”“秋风落叶”“夕阳残照”“波涛万里山河图”“桃园三结义”等等。它们以生动的形象,意象,物象,在自然窑变状态下得以物化,思维奇异。奇妙的是这些钧瓷景致因人,因时,因境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其次要看纹路是否奇特。纹路分迸片,行纹两部份。迸片即开片,形成乍若破碎但指感光滑的钧瓷特殊审美风格。行纹名贵的有珍珠点,鱼子粒,鱼子纹,蛛网纹,冰片纹... [详细+]
      2010/02/24 17:01:55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拍卖网
    1. 金代元代钧瓷与宋代钧瓷的主要区别
    2. 金、元时期的钧瓷制作,从某中意义上讲,还是对宋代钧窑工艺的继承和延续,金、元时期的钧瓷工艺特征不可避免地有时代烙印及本民族特色,形成与宋钧有差异的工艺特征。 宋代钧瓷无论是民窑还是官窑,器物造型都非常规整。民窑釉色多以天青为主,也有月白、天蓝、葱青;官窑则以运用金属铜“窑变”呈色之美妙著称。民窑较之官窑胎釉略薄,但是都能做到施釉厚薄得当,所见瓷器流釉、粘足的极少。宋代钧瓷大多施满釉,且器底多涂褐色(俗称芝麻酱色)护胎釉。鼓钉洗、花盆和盆奁,以及盘类以支钉支烧,其它则以垫饼烧造。宋钧胎质细腻致密,呈灰褐色,它吸水率低,瓷化程度高,叩之其声铿锵圆韵悦耳。从胎质断面可以看出,纯净无杂质,很少有空隙,很少出现釉层剥落等现象。(来源:新华网) [详细+]
      2010/02/24 17:01:39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拍卖网
    1. 如何鉴别奇石的收藏价值:先看奇石天然性
    2.   在玩石之风日盛的今天,人们更加崇尚对奇石的收藏和把玩。但是,如何鉴别奇石的收藏价值呢?笔者作一孔之见,就教于各位方家。 一、奇石的天然性。奇石是大自然的产物,比之人工,叫做“天然生成”。它不依赖于人的意志和作为,人们关于它所能做的 ,就是“发现”。它与一切人工的技艺区别开来,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由于长年裸露自然或是泥沙包裹水土浸润的原因,石的表面已经形成了一层“皮”。如果已经不让你看那层“皮”的,那就是已经告诉你那不是天然的了。鉴别这层“皮”,要靠经验和眼力。 二、奇石的稀有性。奇石所以为奇,就是因为它稀有、罕见、异乎寻常。在其质、形、色、纹方面,奇石都是石中的少数。少到什么程... [详细+]
      2010/02/24 16:56:43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拍卖网
    1. 如何收藏化石?认清七大手法造假
    2.   8月3日,第二届化石爱好者大会在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召开,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化石迷,不少人还带着自己珍藏的化石前来请专家鉴定,专家发现被骗的人还真不在少数,随着化石价值越来越被人认同,化石造假也开始大行其道,究竟怎样才能不让自己受骗?专家们在鉴定化石的同时,也教给大家不少辨假的绝招。 假化石并不全是人工 很多人都认为一旦提到假化石就是人为造假,其实大自然有时也会给人以假象:在中科院古生物博物馆里,有一块清秀的化石,看似有着清晰的植物花纹,却被认定是假化石,专家告诉记者,它缺少植物该有的结构,它的花纹是由于地下水带来的矿物质沉积在岩石上形成的,只有资深的专家才能辨别出来。 所以别把“假化石”当成是造假化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同样能够制造假象,“纯天然&... [详细+]
      2010/02/24 16:55:46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拍卖网
    1. 玉器的鉴定 收藏带来的好处
    2.   鉴其真伪,可以从三处观察: 一、由于玻璃质地十分脆硬,结构排列疏松,缺乏玉的致密和坚韧性,经不起强烈的高速旋刻,因此,在玻璃上一般加工不出高浮雕和圆雕。 二、用放大镜查找气泡,哪怕只能见到一个,也就是玻璃。 三、玻璃加人氧化铬,色近红宝石;加入氧化钴,色近蓝宝石;加入氧化铬和氧化铜,色近祖母绿等等,还有好多色。但它的色调总显得单薄,缺乏天然玉色之油润、浑厚的感觉。比较难识的品种,以高分子材料制作的假玉为主。其颜色可以任意调配,放大镜也难找气泡,据说红外光谱仪上能立显原形,但目验除了一般不实用的破坏性检验,敲碎找石质断面,火烧看其反应等办法外,关键要看器表有无天然石纹。人为加工的毕竟不自然,高情放大镜下更会暴露无遗。 玉器的鉴定,分新玉和旧玉两类。新玉的鉴定侧重于真假品种、质地... [详细+]
      2010/02/24 16:48:18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拍卖网

    拍卖公司
    拍卖预展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15(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