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拍卖网 > 美术知识 >
    1. 色泽、制作工艺、造型:收藏玛瑙要三看
    2.  玛瑙是佛教七宝之一,自古以来一直被当作辟邪物、护身符使用,象征友善、爱心和希望,有助于消除压力、疲劳、浊气。作为一种颇具价值的饰品,玛瑙价格在前些年跌到了谷底,而近两年,玛瑙的收藏逐步在升温。 收藏玛瑙要注意三看。 1、从色泽上看。 一般优质天然玛瑙有玻璃和油质光泽,天然图案色泽艳丽明快,自然纯正,光洁细润;纹理自然流畅,最主要的是玛瑙上有渐变色,其颜色分明,层次感强,条带明显。而品质一般的玛瑙的色彩和光泽均要差一些。通常玛瑙的颜色决定了它的升值潜力。各种级别的玛瑙,都以红、蓝、紫、粉红为最好,颜色要透亮,且应该无杂质、无沙心、无裂纹。 2、从制作工艺上看。 天然玛瑙石质坚硬、润滑、凝重,因此它的雕刻比起玉石雕刻更费功夫。一般来说,经过能工巧匠精... [详细+]
      2010/02/24 13:02:51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拍卖网
    1. 古玩行的行话:身份指物件品位 掌眼指高人来鉴定
    2. 行货:一般指“大路货儿”,也指艺术家或工匠为应付市场而批量生产的不精美的艺术品。 拿分:指古玩商人收购的古玩商品,能获得较高的利润。也指“快货儿”。 输:指亏本。这正反映出古玩商人的经营具有很大的赌博性。买一件古玩,到手后卖不出去,或者要赔本亏损,都叫“输”。古玩商人怕输,还怕丢人现眼,输钱不落好手。 臭:顾名思义,指腐烂、人人讨厌的东西,不过,臭是有过程的,就指本来是“香饽饽”的东西,却放陈了,或者日久卖不出去,偏偏让许多古玩商贩拿出去过手,变成任人皆知,谁也不想买的货色(因为从购买心理讲,凡是经过多人之手而无人购买的东西,都认为是内有毛病或问题,从而犹豫不前,不想购买),恰... [详细+]
      2010/02/24 13:02:31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拍卖网
    1. 藏品投资须谨慎 九条收藏作品的参考
    2.   和以前任何时候相比,收藏家现在都拥有了更多的选择,这也是为什么,收藏家们比任何时候都更仔细的看好了自己的钱袋子,因为选择太多往往意味着不知道该怎么选择。这样的环境下,没有人能保证自己艺术市场上能赚到钱,但下面的九条却是保证会让你损失钱财的九条,这是经验之谈。 1)购买平庸而不是杰出的作品。你应该在你的预算允许下买最好的作品,比如,买几件JasperJohn的一般性素描,不如买一件他的一幅好的绘画作品,从投资的角度看,艺术家的好作品更有升值潜力。 2)让拍卖行把你的最低估价调低。从拍卖行的角度来看,他们总是希望说服货主接受更低的估价。举例来说,如果你把画提供给拍卖行,并同意估价为60万-80万美元,但几天后,拍卖行可能打电话给你说,“虽然我们认为您的作品会排出一个好价钱,但... [详细+]
      2010/02/24 13:02:06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拍卖网
    1. 收藏书画艺术品需要考虑十大要素
    2.   有藏家总结,收藏的书画作品,有十大要素要考虑:作者天赋、其师门真传、个性风格、色彩和笔墨、画路多元、人品德行、持之以恒、目前市场尚未爆炒、参加好的拍卖会、锁定上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的中青年书画家精品。 据深圳特区报8月3日介绍,有收藏业内人士表示,书画作品质量对其价值的影响至关重要。古人对画作要求有“逸、神、妙、能”四格,对书作要求有“精、气、神、韵”四品,在今天仍可作为对书画作品的基本评判。艺术价值取决于艺术生命力,而艺术生命力则取决于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认知,从生活中体味人生,从人生过程中体悟生命真谛。书画者在刻苦创作中,需要心、手、眼的共识,才能生产出伟大的作品。 至于书画家年龄对其作品质量的影响,这无疑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关系甚大,创作形式也深受影... [详细+]
      2010/02/24 13:01:42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拍卖网
    1. 如何保护家藏书画:要注意清洁、防蛀和装裱处理
    2. 来源:中国文化报 烛妍 清洁处理   对书画类文物的清洁处理,以过风抖晾为主。在干湿度相适宜的房子里,将书画展放开,轴画可以悬挂,经微风吹拂,将表面湿气和尘埃吹去。采用这种方法,要选择晴朗温和的好天气,既不能在大风天,也不能在阴天。大风干燥,会使纸质文物脆变断裂,阴冷会增加潮湿引起霉变等损害。在北方,一般选秋高气爽的日子。抖晾的时间不宜过长,以两三天为宜。抖晾不要在阳光下直射,因为光对书画类文物的损害是非常大的。紫外线、红外线照射会使纸上的墨色、颜色褪色,直晒会使纸质品过于干燥,缩短其寿命。有些南方地区有在三伏天晒经的习俗,但北方不适宜,尤其注意不能在春天扬花季节抖晾。经过抖晾之后,需用软毛的掸子轻轻掸拂书画的正、背两面,掸拂时用掸子的侧面,使掸把与画平行,滚动着轻掸,如果掸把与画垂直掸下去,很容易使掸... [详细+]
      2010/02/24 13:01:18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拍卖网
    1. 中国书画收藏辨伪的原则与鉴别依据
    2.   中国书画收藏、投资中最大的风险是用真品价格收购赝品。因此,如何辨伪历来就是一个突出话题。 书画辨伪的基本原则 书画辨伪的基本原则是“对照比较”,即俗话所说“有比较才能鉴别”。比照的主要根据是已被确认的“标准器”和“参照系”。面对一件书画作品,如何辨别真伪?只有鉴定者将作品与自己所掌握的“标准器”和“参照系”进行充分比对,分析之后,才能做出判断。所谓“标准器”,就是最能代表书画家个体的笔墨特性图式。它是书画家作品个人风格的高度概括、综合、提炼、升华,是既抽象又形象,既固定又鲜活的一种图像模式。而参照系则包括材料、内容、题跋、印鉴、装裱等其它依据... [详细+]
      2010/02/24 13:00:35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拍卖网
    1. 玉器赝品充斥市场 浅谈收藏辨伪方法
    2.   我对玉器收藏较感兴趣,在多年的收藏经历中,总结了一些玉器收藏辨伪方法,现根据我的经验浅谈一下,望广大藏友指正。 玉并不神秘,它只是一种特殊的、美丽的石头。判断一块玉价值的高低,有两大关键。第一个关键是硬度。有时买卖双方相持不下的时候,对方会提醒您,把玉放在玻璃、铁器或其他锐器上划刮一下,和它们相比哪个硬,然后来确定玉的硬度。雕刻师常说的吃刀不吃刀也就是这个道理,吃刀的,玉就软,质地相对就差;不吃刀的,硬度就高,质地相对也就越好。和田玉产在昆仑山脉,由于地壳的运动,随着山势抬升分崩而下,冲积在河水里,经过上百万年雪水冰霜淘洗,洗得又白又润,结构紧密,这就是仔玉。仍然在山上的,同样是玉,但因缺乏河水的洗练而结构疏松,这就是山玉。另一个关键就是看一块玉的润度。上等的和田仔玉,无论是看在眼里,还是把握在手里,都有一种温润的感觉。它... [详细+]
      2010/02/24 12:48:25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拍卖网
    1. 玉器造假花样百出 教你八招甄古玉
    2.   时下,古玉市场隐形资本暗流涌动,古玉市场中的夏商周老三代高古玉被一波不明资金大量收购。不过,作为收藏领域中的重要一项,玉器藏品在国内市场上的表现却是“小温而无大火”,至少未像书画、瓷器那样成为大众收藏的必争之物。专家分析指出,由于赝品泛滥、造假之风盛行,现在的古玉投资市场“水太深”,导致投资收藏者出手谨慎。 1 古玉收藏曲高和寡 古玉为古代美石之泛称,具有质地细腻、色泽湿润、莹和光洁、冬不冰手、夏无激感等优点,为世人所喜爱并逐步成为封建礼制的重要表征。高古玉指的是秦汉时期及其以前的玉器,是玉器收藏的最高境界。目前在美国、欧洲、中国港台地区,乃至世界上的泛华人地区,拥有大批的高古玉收藏者,其狂热来源于对中国玉文化的深刻理解感悟。国际上的著名拍卖行和大博物馆馆藏的玉器,都是以收藏... [详细+]
      2010/02/24 12:48:10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拍卖网
    1. 燕京八绝景泰蓝 收藏实用三招简单分辨
    2.   景泰蓝亦称“掐丝珐琅”,其用细扁铜丝做线条,在铜制的胎上掐出各种图案花纹,再将五彩珐琅点填在花纹内,经烧制、磨平、镀金而成,外观晶莹润泽,鲜艳夺目。收藏景泰蓝,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认清年代。明代宣德年间是我国景泰蓝工艺大放异彩的时期,景泰年间更是继承了宣德时期景泰蓝制作工艺的优点,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达到辉煌阶段。“景泰蓝”一词也由此产生。明代以前的珍品已不可求,明清的遗物就足够珍贵了。考察景泰蓝的年代,可从珐琅釉上观察,由于历史的原因,明代的珐琅质厚、色透,砂眼凹坑大且多;清初期的珐琅也有砂眼,但比明代有显著改进,珐琅质厚但不透;至清末、民国,珐琅稀薄,但砂眼几乎消失。从火镀鎏金的色彩上也可辨别,明代器金厚,色泛红;清初器金薄,色泛黄;清末器金色泛白;近现代因采用电镀... [详细+]
      2010/02/24 12:47:48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拍卖网
    1. 收藏需要经济基础 明清时高官是主力
    2.   我国民间收藏历史悠久,明清之际更是大藏家辈出。他们收藏书籍、古玩、书画,很多人才华横溢,有的本身就是大书画家,有的则著书立说,影响深远。 项元汴手卷为张学良旧藏 曾有学者统计,明代有姓名可录的私人收藏家已超过百人。在这些人中,项元汴无疑是其中名气最大者。 项元汴(1525~1590),浙江嘉兴人,字子京,号墨林,又号退密庵主人等。他是国子监生,却不入仕途,选择了从商之路。项元汴极善经营,家中开有质库(当铺),富甲一方。 项元汴收藏种类颇丰,家有藏室名“天籁阁”,富集天下文玩珍异、金石遗文、法书名画,又富藏书。他所收藏的历代书画珍品,多以“天籁阁”等诸印记识之。如今被珍藏在故宫博物院的《上阳台帖》即经他当年收藏,并加盖“墨林项... [详细+]
      2010/02/24 12:47:29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拍卖网

    拍卖公司
    拍卖预展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15(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