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拍卖网 > 艺术新闻 > 国内 重庆 台湾 三峡 文物保护 重庆 综合新闻

      当年的忧心变成今天的欣慰——台湾专家肯定三峡文物保护成效

      作者:刘畅2012-11-06 14:20:03 来源:新华网

        “重走三峡,看到当年熟悉的文物古迹不仅保存得很好,而且更具社会教育功能,我们当年的忧心变成了今天的欣慰。”台湾财团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会董事姚浙生说。


          三峡工程于1992年4月获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兴建。消息传出后,海内外高度关注,一些台湾同胞对相关文化遗产保护存有疑虑。


          为充分听取台湾同胞的意见,1993年3月26日至4月7日,海协会、台湾海基会、国家文物局、沈春池文教基金会共同组织两岸文物考古专家,组成“长江三峡文化遗产保护考察团”对沿线各地的文化遗产进行考察。这成为两岸文物界隔绝40余年后双方首次共同完成的田野调查。


          “当年我们确实充满了疑虑。”参于组织1993年考察活动的姚浙生说,我们一方面担心大陆方面会不会按照承诺保护三峡文物,另一方面担心所谓的保护工程会不会只是做样子。


          考察中两岸专家共同形成的诸多意见与建议,在随后编制的三峡文物保护规划中得到体现。


          三峡工程于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2009年全部完工。截至工程完工,大陆方面在文物保护方面共投入资金19亿元,7000余名考古工作者在沿线各地共发掘出土文物24万件,基本完成了对白鹤梁、石宝寨、屈原祠等1087处不可移动文物的抢救与保护。


          为纪念这一在两岸文博交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活动,当年的主办单位近日邀请两岸文物专家“重走三峡”,对这一世界上最大的文物抢救工作进行检验。


          部分1993年考察团的老团员和两岸中青年文博工作者一行70余人,于10月31日乘船从宜昌出发,沿长江至重庆,沿途在巴东、巫山、奉节、云阳、忠县等地,分别考察了凤凰山古建筑群、巴东狮子包文物复建区、白帝城、张飞庙、石宝寨、白鹤梁等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重点项目。


          活动结束之际,台湾专家给出了自己的结论。


          “这次看到张飞庙,我以为它还座落在原来的地方,可是一问才知道已经南移了30多华里。”台湾地质学家杨昭南认为,以张飞庙为代表的异地迁建文物,不仅使原有古建的结构与形态得以复原,而且在甄选新址时充分考虑到了与原址相似的环境,这体现了大陆文保工作者的专业与用心。


          三峡文物考古的扎实推进,还使沿线各地“收获”了不少珍贵文物。为了让这些文物更好地回馈民众,近年来各地涌现出一批各具特色的博物馆。不少当地山民平生第一次走进博物馆,了解家乡的历史变迁。


          这让台湾博物馆学研究专家陈国宁十分惊喜。她说,希望沿岸博物馆在策展中,不仅考虑到对文物的展示,也注意收集民俗文化及口述历史等非物质遗产。


          “不只是铺陈式地介绍历史,还要注意观众的参与性和互动性,要让参观者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三峡‘活的历史’。”陈国宁说。


          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张柏是当年的老团员之一。再次见到同伴,他心情很激动。


          张柏表示,三峡文物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文化遗产,相关保护工作凝聚了台湾同胞的智慧与心血。“希望台湾同仁继续关注大陆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与大陆同行共同担负起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责任。”


        拍卖公司
        拍卖预展
      推荐艺术家
      thread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86(s)   2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