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拍卖网 > 美术知识 > 鉴赏
    1. 当代仿古玉鉴谈
    2.  常有朋友将收藏之古玉拿来鉴定,细观之下,往往真品十无其一,且绝大多数为当代仿品。翻阅时下的海内外玉器画册或拍卖行图录所收当代仿品也不在少数,有的藏家图录根本就是整个伪品。   比起八千年的制玉长河,仿古玉虽然算不上十分古老,但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北宋以后,伴随金石学兴盛,古物收藏和研究之风日炽,古玉亦然。受经济利益驱使,由此也引发了制假售假的滥觞。宋代仿古玉已有相当水准,以致大收藏家也不免走眼,做伪者牟取高利的不少。元明清及民国仿古玉规模、水平较之前代尤胜一筹。   近些年来,在新的一波爱玉、藏玉热潮中,市场玉品数量剧增,良莠并存,泥沙俱下,假玉、伪玉更是到处充斥。总起来看,这些仿伪制品有这么些特点:1、仿冒时代上自新石器时期,下迄清代,均曾见之。较多寓目者为仿良渚文化、红山文化、商代、战国、汉代、清代玉器,因这些时代玉器... [详细+]
      2009/12/23 16:00:49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拍卖网
    1. 宣炉之鉴别及价值
    2. 古玩中以宣炉之鉴别为最易,盖真伪之间相去太悬殊也。通常以为难于鉴别者,只是未见真宣耳。果一见及,则真伪、优劣不待指示而全晓然矣。   真宣之铜最精者十二炼,最劣者尚须六炼,普通之铜若经四炼则现珠光宝色。而宣炉之铜既系最佳之风磨铜,又经过前此所未有之冶炼,其铜质之佳可以想象。故鉴别之首要即翻视底足所露出之铜。设质地不佳,其他均不必研究,其为伪造可断言也。   宣炉惟色不可伪为。其色黯然,奇光在里,望之如一柔物可掐按,然迫视如肤肉内色,蕴火热之彩烂善变;伪者外光夺目,内质理疏槁然矣。   真宣原有样炉无款字者,但早为各代添刻以尽。今日绝无真宣无款者。真宣之款虽有铸刻之不同,然皆字字完整,款地明润,与炉色等旧,即芝麻地亦颗颗圆熟晶莹,与炉身同色。伪造者皆生硬粗涩,一比便知。宣款各种字体皆有,但以楷书为多。至款字则只有宣、宣德... [详细+]
      2009/12/23 16:00:35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拍卖网
    1. 古玉器鉴赏秘要
    2. 一、中国玉器源流 中国从原始社会开始生产玉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独立的专业,多集中于畿、都邑。自宋至清,苏州成为全国性的制玉中心。历代王室朝廷皆设有玉器作坊,进行生产。因玉硬度较高,加工时需要特殊的工具和方法,故加工过程大体有选料、画样、锯料、做坯、打钻、做细、光压、刻款等若干工序。仿古玉还要增加“致残”和“烧古”等工序。奴隶社会治玉以青铜工具为主。封建社会由青铜工具逐步变为钢铁工具。石英砂硬度高于玉,因此自古用于磨玉,又名“解玉砂”。当无齿锯前后推拉或鉈、钻旋转接触玉材时,放进用水调匀的石英砂,随工具运动而琢磨成器。玉器的造型、花纹都是靠这种方法制成。所以,先秦称琢玉,宋人称碾玉,今称碾琢,以示与雕刻、工艺有别。 中国玉器的艺术风格... [详细+]
      2009/12/23 16:00:21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拍卖网
    1. 青铜器鉴别
    2. 1.铸造辨伪 商周时代的青铜器,极大 部分是用陶范法铸成的,后代未知此法,作伪者只能用蜡模(失蜡)的方法铸造。由于当时作伪的人,只讲究器手的外形,还不知道古人铸造 的原理的方法,因此,特别青铜器是否用陶范法铸造,对于确定青铜器的真 伪,是一个重要的方法。这里有一个必要的条件,就是对商周青铜器铸造方法的全过程,要有确切的了解。后代伪器的铸造方法和古代用陶范法铸造完全不同,因而伪器所呈现的铸造现象也不相同。观察是否用陶范法铸造青铜器的主要方法, 是的看青铜器是否有块范对合的痕迹,即是事有“线”,了就是看应该合范处是否留有对合的 范痕。在商周时代,任何一件青铜容器,它的块范拼合的痕迹都有一定规格,随着时代进步,合范的方法也会有所改变,而任何一件块范铸造的青铜器,要想在拼合的地方不露痕迹,这即使是最熟练... [详细+]
      2009/12/23 15:56:30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拍卖网
    1. 文物鉴赏图书“陷阱”多多
    2.  笔者在文物系统工作多年,钟情于文化与文物,自然关注文物收藏类图册工具书。尤其近几年,文物收藏类图书随收藏浪潮的高涨而越出越多,令读者目不暇接。笔者将文博工作中的一些体验与阅读文物收藏类图书所见相对照,发现这类图书的出版问题多多,不尽如人意。   现今文物收藏界,陶瓷是大项,不妨以陶瓷类文物图册工具书为例。《中国陶瓷史》(1982年初版)、《明清瓷器鉴定》(1985年内部资料)两本陶瓷文物鉴定工具书,代表了中国古陶瓷鉴定的水平,冯先铭、耿宝昌两位古陶瓷鉴定家的地位,亦因书的出版而先后确定;国家文物系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专家,该两册图书也是主要教材。1990年之前,文物收藏工具书没有形成出版规模,我们一些爱好文物而又真想提高水平的古陶瓷收藏者,基本都是从冯先铭、耿宝昌起步。冯、耿两先生著作的科学性,早已得到古陶瓷鉴定界的认可。这些年出版... [详细+]
      2009/12/23 15:50:02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拍卖网
    1. 古书画鉴定知识
    2. 与书画鉴定有关的知识是多方面的,有些比较直接,有些就间接一些。努力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对于书画的鉴定,往往产生比较大的作用。 一、书画家的字号、籍贯和生卒时间 掌握书画家的字号、籍贯和生卒时间,对于书画的鉴定工作很有帮助。这些问题往往被某些作伪者忽略,假如我们比较熟悉的话,那么,就能够比较容易地看出问题。例如:明代沈度《梅花百咏》册,《石渠宝笈》卷三之十六著录,款云"成化十四年秋七月望后一日,沈度书于春草堂。"考沈度元代至正十七年丁酉生,明代宣德九年甲寅卒,78岁。成化十四年沈度已死去45年了,所以这件字册不用看实物也能肯定是伪品。又如:明代姚绶癸《三清图》轴,清代方濬颐《梦园书画录》卷八之十五著录,款云"三清图,永乐五年岁在丁亥秋日写,云东逸史公绶"。考姚绶永乐二十一年... [详细+]
      2009/12/23 15:43:06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拍卖网
    1. 鼻烟壶的鉴赏和收藏
    2.  鼻烟,是将烟草碾成粉末,然后掺入薄荷、冰片、麝香等多种名贵中药材的物品。它有助消化、解疲劳、抗缺氧、提神、醒脑、明目等功效。至今,在青藏高原,少数藏族同胞仍有吸闻鼻烟的嗜好。据记载,早在明晚期,欧洲人就把鼻烟输入中国。因为鼻烟有一定的医用功效,所以在清初,上至皇室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吸闻鼻烟几乎成为一种时尚。有了鼻烟,随之便有了鼻烟壶。   鼻烟壶造型各式各样,小巧玲珑,它以艺术完美和工艺精巧著称,既便于收藏,又便于把玩,鼻烟壶很受藏家爱好者们的青睐。   由于王公贵族对鼻烟壶的喜爱,不仅数量大增,而且品种和工艺质地均进入全新的境界,产品制作细致规整,选材精良,不惜工本,金、银、石、玉、翡翠、珊瑚、玛瑙、象牙、水晶、玻璃、瓷器、骨雕、牛角等等,应有尽有。这种以贵重材料制成的小瓶,很快就成为众人炫耀身份与财富的... [详细+]
      2009/12/23 15:41:35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拍卖网
    1. 书画作伪技法
    2. 一·书画史简介 中国的书画艺术,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自古以来,书为文人之艺能,画为匠人之技术,都是当时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体现。中国的书画史源远流长,传说中绘画始于舜妹螺氏,文字创建于黄帝仓颉。在中国,书画几与文人不可分,为文人之必要技能。社会普遍心理皆以为凡属文人,不但能书能画,而且或必须精书精画。由于社会的崇尚,几千年来,高超的书画艺术,一直是古代文人墨客追求的目标。同时也极大的推动了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名人的书画作品的收藏,成为一种时尚。 二·书画的构成材料 中国书画的构成材料,主要有纸张、丝织品、各种书画颜料等等。书画用纸常分为宣纸、皮纸、竹纸等,所用的丝织品有绢、绫、帛等,书画所使用的颜料有:花青、藤黄、大红、胭脂、赭石、朱砂、朱 嘌、石青、石绿、金粉、银粉、铜粉等数十种。 ... [详细+]
      2009/12/23 15:31:34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拍卖网
    1. 如何识别假邮票?
    2. 假邮票有伪造邮票和臆造邮票两种。 伪造邮票是指摹仿真邮票制造出来的假邮票。臆造邮票是指凭空捏造出来的假邮票。有人就曾臆造过解放区的邮票和外国邮票。 识别方法是: * 以影写版,盖销票为主。 * 邮戳与票是一次印成的。 * 多数无背胶。 * 齿孔粗糙,手工痕迹多。 * 纸质多为铜版纸,正面发亮。 * 票面网纹很粗,“邮戳”是由小点组成的。 [详细+]
      2009/12/23 15:21:43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拍卖网
    1. 中国古代铜镜真伪辨析
    2. 对中国古代铜镜真伪辨析的过程是一个知识信息累积和使用的过程。知识的累积着重于多看(书、资料、实物),多想,多对比,多请教,多总结。知识的使用,是当你面对一面具体的铜镜需要辨别真伪的时候,调动平时所积累的知识信息,迅速进入临战状态的素质能力。这个过程要遵循一看、二想、三摸(掂)、四敲、五嗅的基本顺序,同时还要综合知识判定后否决或者肯定的原则。拾漏是收藏领域所有收藏项目最刺激人的原动力之一,但总想拾漏的心态却是上当受骗的心理基础。以临战经验丰富的专家,铜镜鉴赏家、爱好者相结合,现场拿真赝实物演示、讲解,辨析是迅速提高鉴别水平的最佳方式。 一、概述   对于古代铜镜的鉴赏和收藏,铜镜的真伪辨析是首当其冲,不容回避的拦路虎。此问题不解决,对于收藏、研究、投资等诸多后续问题,就无从谈起。古铜镜真伪辨别,具有相当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 [详细+]
      2009/12/23 15:07:26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拍卖网

    拍卖公司
    拍卖预展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290(s)   44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