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拍卖网 > 艺术新闻 >
    1. “精微之境:具象绘画研究展”将在京开展
    2. 展览前言 “精微之境:当代具象绘画研究展”以“尽精微,致广大”为核心理念与学术指向,探索具象绘画在艺术表达上的深度与广度,同时,探寻具象绘画和社会、生活、文化之间的关系。 “尽精微”,在这里,不仅是指向对细节的精细描绘,更是一种对绘画语言的深刻理解和运用,要求艺术家在描绘外在形象的同时,更要捕捉到形象背后的精神和情感;“致广大”则是指通过这种精微的表达,追求绘画语言的极致和谐,达到一种超越具体形象的艺术境界,将观者引入一个更为广阔更为深邃的精神世界。 在当下,数字艺术、抽象... [详细+]
      2025/05/19 08:50:56 来源:网络 编辑:静愚
    1. “塬上云渚——叶茂林教授师生陕北水墨写生展”将开展
    2. 前 言 五月,清风裹着花香漫过校园小径,教学楼檐角漏下的碎金般阳光,晕染着青春的蓬勃意象。蝉鸣未起,小荷初绽于校园荷塘,蜻蜓立尖的刹那,恰如艺术创作与探索的浪漫伏笔——在仲春与初夏的转译间,“塬上云渚——叶茂林教授师生陕北水墨写生展”悄然展开关于地域、传统与当代的对话长卷。 跨越山海,以灵动笔触与饱含张力的线条叩击陕北黄土高原的肌理,一场跨越千里的“视觉转译”就此启程。此次展览汇聚叶茂林教授及其中国人物画方向研究生的风景写生作品,既是对陕北窑洞、信天游、山丹丹等在地域文化符号中的水墨解构,更是当... [详细+]
      2025/05/19 08:46:03 来源:网络 编辑:静愚
    1. 湖南博物院:马王堆汉墓“上新”
    2.   日前,在湖南博物院主办“湘韵新生”主题活动信息通告会上,湖南博物院马王堆汉墓及藏品研究展示中心主任、研究馆员喻燕姣发布了三项马王堆汉墓最新研究成果:首次公布绮地“乘云绣”茵席为考古发现最早的丝织坐垫,该文物自发掘以来长期定名为“枕巾”,经过对文物遣策及挖掘现场文物分布的深入研究,明确其为“茵席”(坐垫)而非“枕巾”;依托现代技术的高精度扫描,在马王堆T形帛画的“帝阍”“神豹”等关键形象中发现多处改绘痕迹;研究识别出双凤“乘云绣”这一新发现的刺绣纹样。   1972年至1974年发掘的长沙马王堆汉墓是西汉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一家三口的墓葬,共出土保存完好的丝织品、帛书、帛画、漆器等数以万件的精美文物,是20世纪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马王堆一号墓北边厢出土的绮地“乘云绣”文物长10... [详细+]
      2025/05/19 08:33:04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静愚
    1. 山东博物馆:特展尽览泉城史
    2. 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济南主会场活动暨“一城山色半城湖——济南泉·城历史文化特展”启动仪式17日在山东博物馆举办。活动期间,山东博物馆推出“一城山色半城湖——济南泉城文化景观特展”“长河共饮草原吉金——鄂尔多斯青铜文明展”“银雀山汉简文化展”等三大新展,上线6项数字展览,为市民游客打造文博盛宴。 其中,由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山东博物馆主办,济南市博物馆、济南市考古研究院承办的“济南泉·城历史文化特展”尤为特殊,展览以济南古城的历史变迁、泉水文化和人文风情为基本故事线,选取山东省和济南市13家文博和考古单位不同时期的代表性文物,共计570余件,包括85件国家一级文物,带领观众探寻史前至明清时期古城济南的悠长城脉。 在展厅中央位置,济南市博物馆的三大“镇馆之宝”——西汉彩绘载人载鼎陶鸟、西汉彩绘... [详细+]
      2025/05/19 08:32:20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静愚
    1. 西安博物院:教育活动多样化
    2.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以(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记者在西安博物院年度特展“一半烟火一半诗——长沙窑的生活美学”展中,看到了这首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五言绝句来源——唐长沙窑青釉“君生我未生”瓷壶。   多年来,西安博物院通过一件件文物、一场场展览、一次次社教活动,将文物背后沉淀的历史故事娓娓道来。近十年,西安博物院着力打造“长安”系列主题展览,对基本陈列“古都西安”进行提升改造。同时,西安博物院深入农村、社区、军营等开展各类教育、研学活动百余场。   此外,为了让文化教育走进生活,西安博物院不仅上线了各类网络直播活动、线上学习营主题课程等,还编辑出版了《我从丝路来——西博宝藏》《学成语识国宝》《画说西安》与智慧AR社教读本,建设AR智慧社教平台,推出社... [详细+]
      2025/05/19 08:31:38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静愚
    1. 创新让博物馆更好地传承文明
    2.    【文化评析】   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于5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举行,围绕“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主题,集中展示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最新成果,顺应技术为文博产业带来的变革,观照博物馆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的不可磨灭的贡献,进一步搭建博物馆与公众沟通的桥梁。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将会有更多观众特别是年轻人通过博物馆领略璀璨文明,培养审美情趣,并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提升博物馆的公众服务能力、创新文化吸引力,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北京市通州区博物馆通过提升展柜的体量和规模,展品数量增加了一倍以上,但展陈所占面积却缩小了,并开辟出由阅览室和宣教室组成的配套区域,丰富了博物馆的服务功能。此外,为增强观展趣味性,该博物馆内还穿插设... [详细+]
      2025/05/19 08:20:23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静愚
    1. 春天的纪念——蒋长虹粉画作品捐赠展在苏州举行
    2. 蒋长虹 妖娆 2011年 日前,“春天的纪念”——蒋长虹粉画作品捐赠展在苏州杭鸣时粉画艺术馆拉开帷幕。蒋长虹(1964—2019),天津人,1988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油画专业,生前任天津财经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他在粉画领域有其独到的艺术见解和大胆实践,他用手中的画笔,展现出一个个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而每一笔每一画都蕴含着他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追求。 本次展览分为“当爱绽放时”“充满回忆的家”“沿路的风景”“我的灵魂在歌唱”4个章节,共展出部分捐赠作品121件及文字资料。这些珍贵展品,皆源自... [详细+]
      2025/05/19 08:18:32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海上名家研究系列·大道寻真——张培础水墨作品展”展出
    2. 张培础 表决 160×280cm 2021年中共四大纪念馆藏 “海上名家研究系列·大道寻真——张培础水墨作品展”近日在上海中国画院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上海中国画院主办,共展出作品70余件,题材丰富,包括主题画作品、戏剧人物、海上画家造像系列、人物写生系列、人体系列等。 从本次展出作品的主题可以发现,张培础关注生活中的个体,尤其是身边的都市人物。他常常将视角聚焦于现代都市生活,打破了传统人物画多以古代仕女、少数民族或农村题材为主的内容固化现象。他的作品多描绘现代都市中形形色色的人的生活场景、神态... [详细+]
      2025/05/19 08:15:20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目前不会出现超过古代书法的“书风”与“书体”
    2. 采古今能书人名,今天是“无与伦比”的。尽管古代中国的毛笔书写是常态,终因生产力低下,有机会进行文化学习和毛笔书写的人并不多。计算机时代,毛笔书写已退出生产生活了,可是,以艺术的名义进行书写的人却越来越多。各级书法家协会是书法家们向往的组织,数以万计的会员,体现着当下书法学习和书法创作的体积和容量。 参与人数的多寡,不是某一领域和行业是否兴盛的指标。滚滚而来的书法大军,多如牛毛的展览、评奖,改变了自古以来的书法生态,我们突然发现,貌似繁荣的书法创作,已经没有“沉痛彻骨,天真烂然,使人动心骇目,有不可形容之妙”的境界了,取而代之的是笔法的变化,形式的调整,色调的强暗,种种外在的虚荣,成了当代书法追逐的目标。 应该说,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到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当代书法的艺术自觉是明确的,所取得的... [详细+]
      2025/05/19 08:14:08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冲击力可以有但审美不应降维
    2. 近些年来,书法艺术一反“温文尔雅”的常态,在流量经济大行其道的“刷屏时代”,一向文质彬彬的书法创作变得视觉冲击力越来越强。冲击力强的书法风格的日趋凸显,与时代背景的影响、人们艺术观念的变化以及多元文化的融合等因素密切相关。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信息传播的迅速便捷,人们接触到的文化元素也越来越丰富多样。在这种“快餐文化”主导下的大环境中,能够给人强烈视觉冲击力和情感触动的艺术形式自然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当代艺术强调个性表达和创新意识,书法当然也不例外。这种对创新和个性的追求,反映了审美观念从传统的注重规范和典雅,向更注重个人情感表达和艺术表现力的方向变迁。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时代,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日益频繁,如西方现代艺术中的表现主义、构成主义等观念,以及中国传统民间... [详细+]
      2025/05/19 08:09:33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拍卖公司
    拍卖预展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253(s)   6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