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拍卖网 > 艺术新闻 > 国画
    1. “我见田园——杨枫写生作品展”将在济南开展
    2. 人迹罕至的大路 杨枫是一个有静气的安稳的画家,这一点品质,也是这个时代里艺术创作极为可贵的因素。他的心情停留在画里,于是让观者没有了急躁,可以使人热血冲荡甚至激越狂躁,还有不安。 在我看来,绘画无非是生命修养的表面花纹。先天后天这一切综合起来,变成了内在的质地,然后再一点一点地从纸上颜色间渗透出来。由此看来卓越的创作只能来自一个资质优异者的饱学,还有品德方面的自我苛刻。更令人可惜的是,时下市场中奔突踉跄着的各种艺术家,他们每每走了一条反路,即钻营求利,卖聪失智,荒废学习,藐视正义。在这种情况... [详细+]
      2024/03/08 07:48:40 来源:网络 编辑:静愚
    1. 传承借鉴 自出机杼——评蔡超主题人物画创作
    2. 蔡超 驿马古道 164cm×180cm 2014年   蔡超先生是一位以主题性创作而闻名于当代画坛的画家。他曾说自己是追着时代的脚步进行美术创作的,这句话用来概括其跨越一个甲子的坚持不懈的创作历程,确实是十分形象而准确的。继20世纪70年代创作《农村调查》而享誉画坛以后,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创作了一系列表现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当代工业和农村题材、“一带一路”主题和历史文化题材的优秀人物画作品。他始终用自己的艺术创作记录时代、表现时代,回应时代需求,体现出鲜明的艺术特点和过人的艺术才华。   ... [详细+]
      2024/03/07 08:16:59 来源:中国艺术报 编辑:静愚
    1. 黄丹松 | 性安静而线稳健,画旨自异寻常
    2. 黄丹松 彩云追月34×35cm 艺术之大端于求变。所谓变乃建筑于传统之基础,求会于中西之大凡,集古今于一概,综其意业,扬其菁华,然后高山云起,天马任行。 故于传统浸润愈久,其创意孔愈多,非专劳形于描摹之辈所能及。丹松君厚积其中意致,凡二十年不弃。研究生期间谨慎实验,从森然传统中求新旨。其习艺学思,竟竟有心得。 线,乃中国画之灵魂。线之飘逸或刚劲,可知其画者的心情修养。丹松君性安静而线稳健,金石之气、书法之力溢于言表而不迫。线造形势,形随线现,物象造形不留于模仿,之于自然... [详细+]
      2024/03/06 08:43:57 来源:网络 编辑:静愚
    1. 三思而后行——王胜华的花鸟画
    2. 王胜华《红果果》69cm×46cm 2022 年 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王胜华的花鸟画是一个特殊的文本。他以自己的寂寞和沉思运筹着自己的绘画,他的作品是成熟思考后的创造,因而,王胜华的花鸟画是画家直接面对自然的交流,是自出机杼的创造,是多种形式语言的整合。所以,王胜华的花鸟画其美感特质、形式选择、技法运用等都体现为一种现代感与现代意义。这使得王胜华及其绘画在特立独行与创造激情中显示出一种非同寻常的意义与探索性的启示。 王胜华的花鸟画是“转型”时代的产物,是多元化艺术格局中的一朵新花,它以清新、鲜活的... [详细+]
      2024/03/06 08:39:22 来源:网络 编辑:静愚
    1. 从身体的废墟出发——谈王犁的水墨画创作
    2. 诗言志。诗的概念可以扩展为一切的文学艺术创作,其中包含了传统的水墨画。这种典雅的绘画样式,以其简洁的线条、色彩,以及复杂的情感,和引人遐思的余味而著称于世。这本身就是一种悖论,以少当多,计白当黑。同诗歌中那种试图将世故的情感变得单纯和天真的努力一样,水墨画也自觉地展现出它内敛的气质。 无怪乎田晓菲对中国文化做出了如下的品评,她说:中国文化是一个高度自觉的文化,正因如此,它在理念上非常反感自觉,以致把自觉等同于虚伪,殊不知“自觉”的行为比简单的“矫情”或“伪装”要复杂得多。……中国文化是世故与天真的混合:正因为深于世故... [详细+]
      2024/03/05 08:35:23 来源:网络 编辑:静愚
    1. 102岁画家王德惠仙逝
    2. 王德惠 虎啸 知名画家王德惠先生,于2月24日在杭州家里逝世,享年102岁(虚岁)。 王德惠,1924年出生在浙江省天台县平桥镇西乡溪头王村一户普通农民家庭。12岁时母亲亡故,跟随父亲外出做学徒,在艰苦的环境中自学绘画,1949年考入国立杭州艺专,1951年响应国家抗美援朝的号召,投笔从军,复员后再次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毕业后在内蒙古建筑学院、温州市工艺美术学校任教和工艺美术研究所及浙江省职工工艺美术学校工作。 在进入古稀之年后,游历过中国许多名山大川的他又到加拿大、... [详细+]
      2024/03/04 07:59:54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著名学者赵景宇先生造访渔舟唱晚·板桥草堂
    2. 赵景宇先生在观摩研学 甲辰龙年春正,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北京陈少梅艺术研究会会长、著名学者赵景宇先生抵达广州并造访渔舟唱晚·板桥草堂,观摩研学岭南画派艺术大家陈永锵先生的花鸟画作品。 赵景宇先生在观摩研学 赵景宇先生在观摩研学 赵景宇先生对陈永锵先生的花鸟画作品给予高度评价:陈永锵早年师从于岭南画派传人、艺术巨匠梁占峰先生,1978年考入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导师为关山月、黎雄才、杨之光、林丰俗、陈金章、梁世雄等岭南画派的中流砥柱。陈永锵秉承岭南画派艺术创作旨归,其写意花鸟画的艺... [详细+]
      2024/03/03 15:05:41 来源:网络 编辑:静愚
    1. 曹俊:寻求水墨画创作的哲学深意
    2. 海天之環(国画) 曹俊 引进西方写实绘画以改良国画,是20世纪中国画变革最重要的命题。这个命题的逻辑起点显然是把西方绘画悬置在中国画之外,并以再现写实作为与水墨写意相对的概念而推行国画变革。在绘画的“中”与“西”之间,“写意”与“写实”始终被作为异质文化不同艺术表现的类型概念予以区别,以此标识国画的主观性与西画的客观性,将艺术创作方式与表现方法作为两种极端的艺术形态。但换个文化场域,艺术观念也会随之而转。伴随着20世纪80、90年代以来中国画家羁旅欧美现象的普遍,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他们所感受到的这种西方绘画悬置已逐渐... [详细+]
      2024/03/03 07:59:40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他创造了甜美的“珠玉世界”——画家刘永增的葡萄画作
    2.   一年前,大家都喜欢的画家“葡萄刘”——刘永增去世了,为我们留下了大批精美的葡萄画作。之所以被人们称为“葡萄刘”,是因为刘永增于上世纪90年代访问日本、韩国之后,基本放弃了山水花鸟,一心专攻葡萄绘画,形成了属于自己、富有创意的葡萄画风格。我们初称之“葡萄刘”,有敬意也有几分嬉戏,刘永增先生曾经一再表示拒绝。时间长了,他名声更大,当面呼之“葡萄刘”全是敬重,他也便习惯了。   至于如何评价刘永增的葡萄画作,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的邓福星为《刘永增画集》写了序言,其中这样写道:“刘永增是位画葡萄的高手。他笔下的葡萄不论一枝一串,还是庞然满架,都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其中透着清新的生机,具有田园诗的味道。”老文艺家张诚在其第二本画集《刘永增画葡萄》序言中又说:“在他的笔下,果实累累,写实逼... [详细+]
      2024/03/01 08:49:42 来源:中国艺术报 编辑:静愚
    1. “至美尽善”悲鸿美育精神云展览上线
    2. 作为卓越的美术家,徐悲鸿先生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反抗侵略和压迫的伟大时代,关注中国的现实和民生,创作出了《徯我后》《愚公移山》《群马》《负伤之狮》等等诸多寄托高深、形神兼备的绘画作品,为中国美术开拓了广阔道路。作为杰出的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大力开展美术教育,所倡导的现实美术道路感召了无数美术新人。 由徐悲鸿纪念馆推出的“悲鸿美育精神”云展览近日上线。“至美尽善”是徐悲鸿先生对艺术之美最高境界的追求,也是他对人生之美和社会之美的不懈追求。徐悲鸿先生“探求美、创造美、践行美、传播美”的美育精神,可以用“至... [详细+]
      2024/02/29 08:03:12 来源:北京日报 编辑:静愚

    拍卖公司
    拍卖预展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843(s)   68 queries